专利布局策略:四种模式防御与出击

企业的竞争力不仅来自产品和技术,还来自于专利布局专利布局是指在专利的时间、地域、技术和产品等多个维度上对专利进行有效组合,最终获得市场竞争力的过程。本文将介绍四种专利布局模式:路障式布局、城墙式布局、地毯式布局和丛林式布局,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一、路障式布局

路障式布局是最简单的专利布局方式,成本较低,但留下可乘之机。它的目的是通过专利申请,切断竞争者达到本企业技术目标的路径。这种布局适用于关键技术数量较少的领域,能够有效保护企业核心技术,但是无法防止竞争者通过留下的“空隙技术”达到目标。

二、城墙式布局

城墙式布局比路障式布局更加牢靠,它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所有相关的规避设计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形成的防御密不透风。这种布局需要对每个技术目标进行充分的研究,对其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都进行专利申请,避免给竞争者留下任何可以通行的空隙。城墙式布局虽然操作繁琐、成本较高,但却是确保己方安全的有效手段。

三、地毯式布局

地毯式布局不满足于单纯的防守,而是开始尝试在对手入侵时进行出击。采用这种布局,需要进行充分的专利挖掘,从而获得大量的专利,将实现技术目标的所有技术解决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形成牢固的专利网,从而阻止竞争者进入。一旦竞争者进入,还可以通过专利诉讼等方式将其赶出自己的保护区。地毯式布局相比城墙式布局更具攻击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丛林式布局

丛林式布局中,技术目标就像一颗大树一样,基础专利就像大树旁边的灌木丛,将大树环绕在中间。这种布局可以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申请大量的外围专利,用多个外围专利来包围竞争对手的基础专利,就像大树周围的灌木丛一样。也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专利周围抢先布置丛林专利,把自己的基础专利严密地保护起来。丛林式布局相比其他三种模式更加主动,具有更大的攻击性。

企业的专利布局需要根据不同的技术目标和市场环境选择不同的布局方式,同时需要持续更新和调整,才能够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

延伸阅读:

专利许可和专利转让的概念和区别

专利转让合同的注意事项

专利转让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如何购买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专利问题